蛋鸭粪具有较高的养分含量,其氮、磷、钾含量颇为可观,氮含量约 1.4%,磷 1.2%,钾 0.8%,与蛋鸡粪相比,氮含量稍低,磷、钾含量相近,整体属于高浓度优质有机肥。
在水稻种植前期,蛋鸭粪可为秧苗提供充足氮素,助力叶片快速生长,构建高效光合体系,促进分蘖发生,为后期穗粒发育奠定基础;进入孕穗期,其持续释放的磷、钾元素,对水稻幼穗分化、籽粒充实起着关键支撑作用,能有效增加穗粒数、提升千粒重,确保水稻高产稳产。
相较于猪粪,蛋鸭粪在作物生长前期供氮能力稍逊一筹,但磷、钾养分释放更为持久且均衡,能更好满足作物中后期对磷钾的大量需求,保障作物整个生育期养分供应稳定。
中微量元素价值
蛋鸭粪富含钙、镁等中微量元素,这些元素对土壤养分平衡意义重大。钙元素在土壤中参与土壤结构构建,与土壤胶体结合,增强土壤团聚性,改善通气透水性;
同时,能调节土壤酸碱度,在酸性土壤中,中和酸性,为作物根系生长营造适宜环境。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,对光合作用影响深远,确保作物叶片正常进行光合作用,合成有机物质。
经土壤检测发现,长期施用蛋鸭粪的土壤,钙、镁含量稳定提升,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加,保肥能力增强,土壤肥力得以长效维持。在柑橘种植园,依据土壤检测结果,适量增施蛋鸭粪,可有效矫正土壤钙、镁缺乏状况,柑橘叶片浓绿、厚实,果实甜度提高,果皮光滑色泽鲜艳,商品价值显著提升。
对土壤结构的改良
蛋鸭粪施入土壤后,其中丰富的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逐步分解转化,生成腐殖质。腐殖质具有强大的胶体特性,如同“土壤黏合剂”,将分散的土壤颗粒黏结团聚,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。
一方面,这种团粒结构极大地改善了土壤通气性,空气能够顺畅地进入土壤深层,使作物根系充分进行有氧呼吸,维持旺盛代谢活力;
另一方面,显著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,遇降水时,团粒结构能够吸纳储存大量水分,干旱时又缓慢释放,供作物根系吸收,同时吸附铵根、磷酸根等养分离子,减少淋溶损失,为作物生长持续供应养分。
有田间试验数据表明,连续三年施用蛋鸭粪的地块,土壤容重降低约 0.2g/cm³,孔隙度增加 8%,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占比提高 15%,土壤质地得到明显改善,作物根系生长更为发达,根长、根表面积显著增加,为作物高产优质筑牢根基。
上一篇:猪粪肥的养分剖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