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挤压造粒法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步骤说明,该方法通过机械压力使物料成型,适用于高浓度复合肥生产:
挤压造粒法复合肥工艺流程图
原料处理 → 计量配比 → 混合搅拌 → 挤压造粒 → 干燥冷却 → 筛分包装
1. 原料处理与配比
原料选择:
基础肥料:尿素、磷酸一铵、氯化钾等(需粉碎至80-120目)。
添加剂:防结剂(如硅藻土)、微量元素(如EDTA螯合肥)。
配比设计:
根据养分需求(如N-P₂O₅-K₂O 15-15-15)计算各原料比例。
添加顺序:先加大量元素,后加微量元素,避免预反应。
2. 混合搅拌
设备:卧式双轴搅拌机或转鼓混合机。
工艺参数:
搅拌时间:5~10分钟,确保均匀度(变异系数CV≤3%)。
水分控制:添加适量水(≤5%)或蒸汽,增强可塑性。
3. 挤压造粒
核心设备:
螺杆挤压机:通过锥形螺杆产生高压(10~30MPa),物料从模孔挤出成型。
模头设计:多孔板(孔径1.5~5mm),可更换不同规格。
关键控制点:
温度:筒体加热至60~80℃,降低物料黏性。
螺杆转速:100~300r/min,影响颗粒密度与产量。
4. 干燥与冷却
干燥工艺:
带式干燥机:热风温度80~120℃,停留时间20~40分钟,水分降至≤2%。
振动流化床:适用于小颗粒,热效率更高。
冷却方式:
冷风冷却至环境温度,防止结块。
5. 筛分与返工
筛分系统:
双层振动筛:上层筛孔5mm(分离超大颗粒),下层筛孔2mm(分离细粉)。
返工处理:
超细粉返回混合机重新造粒,超大颗粒经粉碎后回掺。
6. 计量与包装
自动包装线:
电子秤计量(25/50kg/袋),缝包机封口,喷码标识。
抽检:
抽样检测养分含量、颗粒强度(≥15N/粒)、水分等。
技术要点与优势
颗粒特性:
密度高(≥1.2g/cm³),养分均匀,适合机械化施肥。
工艺优势:
低能耗:无需蒸汽养护,比传统法节能30%。
灵活性强:通过更换模头快速调整颗粒规格。
环保措施:
密闭生产,粉尘回收率≥95%;废水循环使用。
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问题 原因 解决措施
颗粒裂纹 原料含水不均/干燥过快 延长混合时间,分段干燥
模孔堵塞 添加剂熔点低/未预混合 选用耐高温添加剂,加强预混合
养分分层 混合时间不足 延长搅拌时间至12~15分钟
该工艺适合中大规模生产,投资回报周期约2-3年,是复合肥主流造粒技术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