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硝酸铵钙去钙方法及蒸发工艺溶液三步骤
一、硝酸铵钙去钙方法
硝酸铵钙(分子式:5Ca(NO₃)₂·NH₄NO₃·10H₂O)中去除钙的核心原理是利用钙离子与硝酸根的溶解度差异,通过结晶分离实现。具体方法如下:
溶解与加热
将硝酸铵钙溶于水并加热至沸腾,形成热饱和溶液。此时硝酸钙(Ca(NO₃)₂)因高温溶解度较高(100℃时约716g/100g水),而硝酸铵(NH₄NO₃)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(30℃时约214g/100g水),仍留存于母液中。
冷却结晶
将热饱和溶液降温至0~20℃,硝酸钙优先析出为四水硝酸钙晶体(Ca(NO₃)₂·4H₂O),而硝酸铵因溶解度较高仍溶于母液。
分离与蒸发
过滤出硝酸钙晶体后,对母液进行蒸发浓缩,进一步降低硝酸铵的溶解度,使其结晶析出。蒸发时需控制温度低于210℃(硝酸铵分解温度),避免分解。
关键点:
钙离子去除效率取决于冷却温度控制(0~20℃最佳)和蒸发浓缩程度(母液体积缩减至1/3~1/2)。
若需制备高纯度硝酸铵,可对母液进行多次重结晶。
二、硝酸铵钙蒸发工艺溶液三步骤
蒸发工艺的核心是通过多段蒸发去除水分,浓缩溶液至硝酸铵结晶条件。典型流程如下:
一段蒸发(真空蒸发)
操作:将中和器制备的60%硝铵溶液送入一段蒸发器,在真空度80kPa下加热,蒸发蒸汽与浓溶液乳浊液进入分离器。
结果:分离出82%~84%的浓溶液,蒸发蒸汽经气压式冷凝器冷凝后排放。
优势:真空环境降低沸点,减少热损失,同时利用蒸发器内真空度实现自动加料(真空加料流程)。
二段蒸发(常压蒸发)
操作:一段蒸发后的浓溶液(>82%)送入二段蒸发器,利用0.8~0.9MPa表压的新鲜蒸汽加热。
结果:分离出90%左右的溶液,蒸发蒸汽供一段蒸发加热使用,实现热能循环利用。
关键:需向二段溶液储槽内补充氨气,防止溶液呈酸性导致设备腐蚀。
三段蒸发(真空蒸发)
操作:二段蒸发后的溶液送入三段蒸发器,在更高真空度下进一步浓缩至97.5%以上。
结果:熔融态硝铵溶液经造粒塔造粒,冷却后得到颗粒状成品。
设备:采用立式膜式蒸发器(真空段)和卧式双程膜式蒸发器(常压段),材质需耐硝酸铵腐蚀(如不锈钢)。
工艺优化建议:
多段蒸发:根据溶液浓度差划分蒸发段数,浓度差<20%时采用单段蒸发,>20%时采用多段蒸发以降低投资成本。
热能利用:二段、三段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可用于一段蒸发加热,提高热效率。
防腐蚀措施:蒸发器外壳和折流挡板采用碳钢,列管和接触部件采用不锈钢,延长设备寿命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