氯化物融雪剂的标准规范主要依据国家标准GB/T23851-2017《融雪剂》,该标准对融雪剂的分类、技术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、包装、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。以下是氯化物融雪剂标准规范的核心内容:
一、分类与型号
按施洒方式分类
固体播撒类:宜造粒,便于均匀撒布。
液体喷洒类:包括液体融雪剂和配成溶液使用的固体颗粒融雪剂。
按使用浓度时溶液的冰点分类
I型:冰点在-10℃~-15℃,适用于一般低温环境。
II型:冰点小于-15℃,适用于极端低温环境。
按氯化物含量分类
氯化物类:氯化物含量>1.0%,如氯化钠、氯化钙等。
非氯化物类:氯化物含量≤1.0%,如醋酸钾、多元醇等环保型融雪剂。
二、技术要求
外观
固体:颗粒或片状,颜色均匀,无可见杂质。
液体:浅色均匀液体,无分层或沉淀物。
相对融雪化冰能力
I型:融雪能力需大于氯化钠的90%。
II型:融雪能力需大于二水氯化钙的90%。
氯化物含量
氯化物类融雪剂氯化物含量>1.0%(按标准方法测定)。
溶解性能
固体溶解时间:在规定条件下,固体融雪剂完全溶解时间≥720秒(确保缓慢释放,延长作用时间)。
冰点
I型:-15.0℃≤冰点≤-10.0℃。
II型:冰点<-15.0℃。
腐蚀性控制
碳钢腐蚀率:≤0.11mm/a(采用旋转挂片法测定,模拟长期腐蚀效果)。
环保型融雪剂:碳钢腐蚀率宜<0.08mm/a。
环保性能
植物种子相对受害率:≤50%(评估对植被的潜在危害)。
路面摩擦衰减率:
湿基:≤10%(确保融雪后路面不湿滑)。
半湿基:≤6%。
水不溶物:≤5%(减少对水体的污染)。
pH值:6.5~9.0(避免强酸或强碱性对基础设施的腐蚀)。
重金属含量限制
汞(Hg):≤0.05mg/kg
镉(Cd):≤5mg/kg
铬(Cr):≤50mg/kg
铅(Pb):≤50mg/kg
三、试验方法
标准规定了详细的试验方法,包括:
粒径检测(分样筛筛分法)
水不溶物测定(过滤法)
含水率测定(烘干法)
冰点测定(航空燃料冰点测定法)
碳钢腐蚀率测定(旋转挂片法)
重金属含量测定(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)
四、检验规则
检验批次:以同一批次、同一规格的产品为一批。
抽样方法:按GB/T6678《化工产品采样总则》执行。
判定规则:
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,应从该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复检。
复检结果仍有一项不合格,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。
五、包装、运输与贮存
包装:
应标明产品名称、类型、执行标准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生产厂家等信息。
采用防潮、防污染的包装材料,确保产品不受损坏。
运输:
防止日晒、雨淋、受潮,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运。
贮存:
贮存在干燥、通风、阴凉的仓库内,防止受潮和结块。
六、地方标准补充
部分地区根据环境敏感程度制定了更严格的地方标准,例如:
北京(DB11/T161-2012):碳钢腐蚀率≤0.11mm/a,且要求融雪剂施用时与绿化带保持1.5米隔离带。
河北(DB13/T1411-2017):碳钢腐蚀率≤0.18mm/a,水泥混凝土质量腐蚀≤1.0%,强度腐蚀≤5.5%。
新疆(DB65/T4330-2021):根据施洒区域环境敏感程度分为I级、II级、III级,限制氯化物类融雪剂在敏感区域的使用量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