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产5万吨有机肥生产线配置及建厂环保要求
一、生产线核心设备配置
原料预处理系统
筛选与粉碎设备:配置振动筛和锤片式粉碎机,去除原料中的石块、金属等杂质,并将大块原料破碎至粒径≤5mm,提升后续发酵效率。
输送设备:采用密闭式皮带输送机或螺旋输送机,减少原料运输过程中的粉尘泄漏。
发酵系统
发酵罐/翻抛机:
发酵罐:适用于规模化生产,通过温控系统(50-70℃)和强制通风促进微生物分解有机物,发酵周期7-15天。
翻抛机:用于槽式发酵,定期翻动堆体以均匀发酵和通风,缩短周期至20-30天。
环保型发酵设备:优先选择NCS智能分子膜发酵系统,通过膜材阻隔臭气挥发,实现露天发酵并减少氮素损失。
造粒与干燥系统
造粒设备:
圆盘造粒机:适合处理大批量物料,生产均匀球形颗粒。
挤压造粒机:适用于高湿度物料,通过高压挤出成型,颗粒强度高。
干燥与冷却设备:
滚筒干燥机:利用热风(≤65℃)和旋转筒体蒸发水分,确保颗粒含水率≤15%。
滚筒冷却机:通过冷空气流动降低颗粒温度,防止结块,便于储存和运输。
筛分与打包系统
滚筒筛分机:分离过小颗粒和粉末,确保成品粒度均匀(2-4mm)。
自动打包机:支持多种打包规格(25-50kg/袋),提高打包速度和精度,减少人工操作。
辅助设备
除尘系统:布袋除尘器或旋风除尘器,处理发酵和干燥环节产生的粉尘。
除臭系统:UV光氧催化除臭或生物滤池,处理氨气、硫化氢等恶臭气体。
实验室设备:有机肥成分检测仪、水分测定仪等,用于原料和成品质量检测。
二、建厂环保要求
废气污染防治
排放标准:颗粒物执行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(GB16297-1996)二级标准,氨气、硫化氢等恶臭气体执行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4554-93)。
控制措施:
原料运输采用密闭车辆,生产工序在密闭车间进行。
发酵环节采用环保隔臭设备(如NCS智能分子膜发酵系统),减少臭气挥发。
安装UV光氧催化除臭系统或生物滤池,处理排放气体。
废水污染防治
排放标准:生产废水回用或达标排放,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。
控制措施:
建设雨污分流系统,初期雨水收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。
生物除臭塔喷淋废水、车间冲洗废水等收集后回用于发酵工序,实现零排放。
噪声污染防治
排放标准:厂界噪声执行《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》(GB12348-2008)2类标准(昼间≤60分贝,夜间≤50分贝)。
控制措施:
选用低噪声设备,合理布局设备位置。
采取基础减振、隔音屏障等措施,降低噪声传播。
固体废物污染防治
分类处理:
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。
废打包物、不合格品、除尘器收尘等一般固废收集后回用或外售。
废机油等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暂存间,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。
管理要求:建立固废台账,记录产生量、处理方式及去向。
选址与布局要求
选址原则:
土地性质为建设用地,符合城市总体规划。
厂区3公里内无河流、水库、居民区、学校等敏感点。
靠近养殖场以减少粪便运输污染,但需避免位于养殖场上风向。
布局要求:
功能分区明确,包括原料堆场、发酵区、制肥区、成品区、办公区等。
原料堆场设置防风抑尘网,晾晒堆场设置防雨棚。
环境管理与监测
环保设施“三同时”: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、施工、投入使用。
环境监测:定期监测废气、废水、噪声排放,确保达标。
应急预案: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,定期组织演练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