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成氨生产硝酸铵钙的工艺主要分为原料准备、中和反应、蒸发浓缩、造粒、干燥与冷却、筛分与打包等步骤,以下是详细介绍:
一、原料准备
硝酸铵:作为氮源,通常通过合成氨与硝酸中和反应制得。
钙源:常用的钙源包括石灰石(碳酸钙)或硝酸钙溶液。若使用石灰石,需将其粉碎至一定粒度以便后续反应。
水:用于溶解硝酸铵和调节反应体系浓度。
二、中和反应
反应原理:将硝酸铵溶液与钙源(石灰石粉或硝酸钙溶液)按一定比例混合,在控制温度和搅拌速度的条件下进行中和反应。反应方程式可能包括:
使用石灰石时:
NH4NO3+CaCO3→Ca(NO3)2+NH3↑+CO2↑+H2O(实际反应可能更复杂,涉及多步中和与分解)
更准确的表述可能是硝酸铵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硝酸钙、氨气、二氧化碳和水,但工业上会控制条件使氨气重新溶解形成硝酸铵钙溶液。
使用硝酸钙溶液时:直接与硝酸铵溶液混合,可能通过氨化调节pH值。
反应条件:温度通常控制在一定范围内(如185℃以下),以防止氨分解或爆炸;搅拌速度需均匀以确保反应充分。
三、蒸发浓缩
目的:将中和反应后的硝酸铵钙溶液蒸发浓缩至一定浓度,以便后续造粒。
方法:采用二段蒸发或多效蒸发器进行浓缩。例如,先使用三效降膜蒸发器将溶液浓缩到一定浓度,再依次通过二效、一效和单效蒸发器进一步浓缩至所需密度(如质量分数96%~99%)。
四、造粒
塔式造粒:
原理:将浓缩后的硝酸铵钙熔融液喷淋至造粒塔顶,通过旋转造粒器形成颗粒。
设备:造粒塔、旋转造粒器(锥形多孔喷头)、高位槽、泵等。
操作:熔融液通过喷头喷淋成细滴,在塔内自由落体过程中冷却固化成颗粒。
滚筒流化床造粒:
原理:将硝酸铵钙料浆喷涂在流化床内的料帘上,通过逐层涂布形成球形颗粒。
设备:转鼓流化床造粒机、料浆管、雾化空气系统等。
操作:料浆经雾化空气雾化后喷涂在料帘上,颗粒在转鼓内逐层长大并冷却。
五、干燥与冷却
干燥:造粒后的颗粒需进行干燥处理以降低水分含量(如降至0.3%以下)。常用设备包括回转干燥炉、流化床干燥器等。
冷却:干燥后的颗粒需进行冷却处理以防止结块。常用设备包括流化冷却器、振动冷却机等。
六、筛分与打包
筛分:将冷却后的颗粒进行筛分,分离出合格粒度(如1~4mm)的产品和细粉。细粉可返回混合槽重新造粒。
打包:将合格颗粒送敷粉筒内进行涂层、敷粉(如使用石灰石粉作为防结块剂),然后进行打包、贮存。打包形式包括袋装和散装等。
上一篇:猫砂造粒通常会用到哪些造粒机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