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秸秆堆肥需要做环评,原因如下:
法律依据: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》和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》,堆肥项目属于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,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(环评)。
评估目的:环评旨在评估项目对土壤、水体、空气等环境要素的潜在影响,并提出污染防治措施,确保项目建设和运营符合环保要求。
项目要求:堆肥项目需根据规模、工艺和污染程度,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或报告书,详细说明项目建设内容(如堆肥方式、设备数量)、环保措施(如除臭装置、渗滤液收集池、防渗设施等),并提交至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审批。审批通过后,项目需落实环保措施,并通过环保竣工验收,确认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,污染物排放符合标准。
平均处理每吨生物粪便需搭配的秸秆量分析如下:
通用比例:秸秆与畜禽粪便的搭配比例通常为重量比1:2至1:3(即每吨粪便搭配0.33-0.5吨秸秆)。这一比例基于碳氮比平衡原则,畜禽粪便富含氮素,秸秆富含碳素,二者搭配可使碳氮比达到20-30:1,优化微生物发酵环境,提升堆肥效率。
工艺调整:具体比例需根据原料特性(如含水量、纤维含量)和发酵工艺调整。例如,若粪便含水量较高,可适当增加秸秆比例以吸收多余水分;若采用快速发酵工艺,可提高秸秆比例以加速碳分解。
资源搭配:秸秆类原料可占粪便等原料的30%左右,除秸秆外,也可使用草料、蔓藤、食用菌糠、花生壳等替代材料,需根据资源可用性灵活调整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