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头母猪每天排粪量分析
母猪的排粪量受其生理阶段影响显著,不同类型母猪的日排粪量存在差异:
妊娠母猪:日排粪量约为10.5公斤(干物质计),折合湿粪约26.25公斤(含水率按60%估算)。若按含固形物8%-12%的沼气发酵标准,其粪便需浓缩脱水后才能高效产气。
哺乳母猪:日排粪量更高,可达15公斤(干物质计),折合湿粪约37.5公斤。其高采食量导致排泄量增加,同时尿液量也显著提升(日排尿量约30公斤)。
其他阶段母猪:限饲的妊娠母猪和公猪产粪量较少,往往不到表中数据的一半。
排粪量波动因素:
饲料类型:高蛋白饲料增加氮排泄,可能提升粪便量10%-20%。
生长阶段:育肥猪后期采食量增大,排泄量可能增加15%-30%。
品种差异:瘦肉型猪(如杜洛克)排泄量略高于脂肪型猪(如长白猪)。
液压履带翻堆机工作原理
液压履带翻堆机通过柴油机动力分配与液压系统协同工作,实现物料翻堆与设备行走,其核心原理如下:
动力分配系统:
柴油机产生的动力分为两部分:
主输出:通过皮带轮减速传动,驱动翻抛滚筒旋转,为翻堆作业提供主要动力。
分动力输出:通过柴油机分动力箱驱动液压泵,为液压系统提供压力。
液压回路系统:
由液压泵、滚筒提升缸、柴油机离合器缸和行走履带驱动电机组成。
功能实现:
滚筒升降:通过操控滚筒提升油缸阀杆,调整滚筒高度以适应不同物料厚度。
滚筒启停:通过发动机离合器油缸阀杆控制滚筒旋转与停止。
设备行走:行走履带驱动电机带动履带转动,实现前进、后退、转弯及原地180度调头。
翻抛滚筒结构:
由左右两段反向螺旋和中间直段抛齿组成。
物料翻抛过程:
反向螺旋将三角形条垛物料向中间收拢。
滚筒旋转使物料向后翻抛,实现顶层与内部物料充分混合。
混合后物料与氧气充分接触,堆垛内热气散发,达到通风、曝气、翻抛目的。
履带行走系统:
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大,抓地力强,可在松软、潮湿或不平整地面稳定行走。
通过操控液压系统中的控制阀杆,实现灵活转向与速度调节(高低速双档切换)。
设备优势:
翻堆效率高:集发酵、搅拌、粉碎、移位为一体,翻堆宽度可达2-3米,高度1.5米。
适应性强:全液压操作系统,拉杆式方向盘操作,适合大型有机肥厂使用。
维护成本低:基本无机械磨损,故障率低,维修少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